江湖上的包子,在江湖奔波。江湖上的人,吃品樂天的包子,西安品樂天包子也有了一片江湖。
先說青菜包。菜包子其實就是素包子,早年咱們小城有家“功德林”素食館,那里的青菜包子,臍眼滲一圈黃油,那是素油,菜籽油。青菜包子,油少,不好吃。
朱自清說揚州的菜包子,“菜選那Z嫩的,剁成泥,加一點兒糖一點兒油,蒸得白生生的,熱騰騰的,到口輕松地化去,留下一絲兒余味。 ”
憑我的生活經驗和對蕓蕓眾生的調查,吃菜包子的人低沉,吃肉包子的人張揚。我覺得瘦人喜歡吃青菜包子,胖人喜歡吃肉包子。
再說肉包子。 30年前,我經常在肉聯廠的食堂買肉包子,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,我經常在下午買,那時包子剛出籠,餡多皮松軟,肉聯廠的肉包子是我這輩子吃過的好吃的肉包子,其次是在揚州開會,住商業局辦的賓館,那里的肉包子也讓人吃過難忘。盡管處在一個精致的年代,我還是牽掛早年的大肉包子。
一個人吃包子,讓人感動的是冬季站在寒風凜冽的街頭自顧自地吃。那是一個冬季的下午,我在街角一家包子店排隊買包子,見一個賣小狗的中年外地人,站在狗籠子旁正在吃包子,那個人買了6個包子,站在寒風里吃,我看到他腳下籠子里的小狗冷得擠成一團。我有些同情那個人,他的這些小狗是從何處販來?賣一條小狗能掙幾個錢?他大概是沒有吃中午飯,用包子充饑,我還同情籠子中那幾只冷得瑟瑟發抖的小狗,它們從何處而來,并不知道主人在街頭守候,冰冷之中吃包子。
吾鄉百年老店 “碧綠”的三丁包子,是肉包子的提檔升級版。 “三丁”,有肉丁、筍丁、雞丁。吃三丁包子當然是坐在茶館里吃,可不答應走著吃。當然,走著吃的人也不買三丁包子。